银光闪烁,剑尖争锋,全国最大规模的击剑俱乐部赛事在英雄城南昌迎来最激烈的较量,少年与成人同场竞技,共同书写中国击剑运动的新篇章。
2025年3月15日,南昌国际体育中心响起阵阵金属碰撞声和呐喊助威声,为期三天的中国击剑俱乐部联赛全国赛正式拉开战幕,来自全国各地的3000余名选手齐聚这座英雄城市,在剑道上展开激烈角逐。
清晨的阳光刚刚洒满场馆,选手们已经穿戴整齐,在进行最后的热身训练,剑道上,年轻选手们目光如炬,手中长剑划破空气,发出嗖嗖声响。
01 赛事规模空前,创下历史新高
本届击剑俱乐部联赛全国赛创下参赛人数新纪录,较上届增长20%,赛事组委会公布的数据显示,共有来自28个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的215家击剑俱乐部报名参赛。
选手年龄跨度从8岁到45岁,真正体现了击剑运动在全年龄段的普及与发展,赛事设花剑、重剑、佩剑三个剑种,每个剑种分设U10、U12、U14、U16、U19和成人组等多个组别。
“这是国内最高水平的俱乐部击剑赛事。”赛事总监张宏波在开幕式上表示,“我们看到了中国击剑运动蓬勃发展的生机与活力。”
02 南昌精心筹备,打造一流体验
南昌市为本次赛事提供了全力支持,市政府成立了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,统筹协调赛事组织、后勤保障、安全保卫等各项工作。
市体育局局长李伟表示:“南昌是一座有着深厚体育传统的城市,我们为能够承办这样高水平的全国性赛事感到自豪。”
赛事场馆按照国际标准布置了60条剑道,全部采用最新型的裁判器和计分系统,组委会还配备了200余名裁判和技术人员,确保比赛公平公正进行。
赛事医疗团队由南昌市三甲医院专家组成,在场馆内设置了四个医疗点,随时为选手提供医疗保障。
03 少年剑客亮相,展现新生力量
在U10组别比赛中,一群小剑客的表现格外引人注目,虽然年纪尚小,但他们技术动作规范,比赛态度认真,展现了良好的训练素养。
来自上海的小选手王嘉轩今年只有9岁,学习击剑却已有三年时间。“我喜欢击剑,它让我变得更勇敢。”刚刚结束比赛的他虽然未能晋级,但仍然笑容满面。
青少年组的参赛人数占总人数的45%,这反映出击剑运动在青少年中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,许多家长表示,击剑不仅能够锻炼孩子的身体素质,还能培养他们的礼仪意识和心理素质。
04 老将新秀同台,共展剑道风采
赛场上不仅有稚气未脱的少年选手,也有经验丰富的成年剑手,在成人组比赛中,多位曾经的专业运动员现身赛场,他们虽然已经退役转投其他行业,但对击剑运动的热爱从未减退。
37岁的李建军曾是一名专业击剑运动员,现在是一家科技公司的项目经理。“击剑是我一生的爱好,每年都会参加俱乐部联赛,与全国各地的高手切磋技艺。”

今年赛事还特别设置了元老组,吸引了不少45岁以上的击剑爱好者参与,他们用行动证明,击剑是一项适合全年龄段的运动。
05 俱乐部模式成熟,推动项目普及
击剑俱乐部联赛的蓬勃发展,反映了中国击剑运动社会化、市场化发展的成果,近年来,各地击剑俱乐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,为大众提供了专业化的击剑训练平台。

北京某击剑俱乐部创始人刘教练表示:“俱乐部模式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并系统学习击剑,我们现在有200多名会员,最小的6岁,最大的50多岁。”
这种模式不仅培养了众多击剑爱好者,也为专业队伍输送了人才,一些在俱乐部训练中表现突出的青少年选手,通过选拔进入了省市专业队。
06 科技赋能赛事,提升观赏体验
本次比赛采用了多项科技创新手段,电子裁判系统能够精确记录每一剑的有效击中,大幅提高了判罚的准确性。
赛事还通过多个网络平台进行实时直播,并配备了专业解说,让无法到场的击剑爱好者也能远程观赛,虚拟现实技术也被引入,为观众提供沉浸式的观赛体验。
“科技让击剑比赛更加公平、透明,也提升了观赏性。”技术裁判组长王志刚表示,“我们正在不断探索新技术在击剑赛事中的应用可能。”
07 城市体育名片,促进多元发展
南昌通过举办此次全国性赛事,进一步提升了城市形象和影响力,赛事期间,预计有超过5000名选手、教练员和家属来到南昌,带动了当地旅游、餐饮、住宿等相关行业发展。
市旅游部门专门推出了“击剑+旅游”套餐,为参赛者和观众提供优惠的景区门票和导览服务,赛事场馆外还设置了江西特色产品展销区,推广本地名优特产。
体育产业专家认为,大型体育赛事已成为城市营销的重要手段,能够有效提升城市知名度和软实力。
比赛仍在继续,剑道上身影交错,明天将进行各个组别的决赛,争夺全国冠军的荣耀。
银光闪烁中,年轻选手们目光坚定,他们手中的长剑不仅指向对手,更指向中国击剑运动的未来。






